一問就說好 未必真的好
□ 湖北日報評論員 周磊
近期,有媒體在采訪調研時發(fā)現(xiàn),一些地方基層干部在面對各類調研時,習慣于用“一切都好”來作答,導致一些問題被掩蓋。
談及農村醫(yī)保,部分農戶反映醫(yī)保負擔過重,少數(shù)干部卻認為“少抽幾盒煙,少吃一頓飯”便可輕松解決。談及秸稈禁燒問題,一些干部只講禁燒防控得力、政策宣傳到位,不講農田病蟲害增加、群眾不滿加劇。談及房屋安全排查,一些干部只說工作落實迅速、排查覆蓋全面,不講專業(yè)人員匱乏、難以分辨危房。面對各類調研,不管正面問還是反面提,如果換來的都是干部習慣性地一句“一切都好”,說成績和表態(tài)的多,談問題和癥結的少,真實情況就容易被遮蔽。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這個“基”可不可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不能聽到真話。一些地方習慣于“報喜不報憂”,面對上級調研或是媒體采訪,總是害怕暴露短板和問題。一來怕問題談得太多,擔心上級部門批評工作不到位;二來怕工作成績得不到認可,影響后續(xù)相應的資源支持;三來怕調研報告被公之于眾,當?shù)亍澳樕喜还獠省薄T谶@些心理因素的驅動下,有些基層干部就專挑好聽的說,寧可回答得圓滑一點、模糊一點,也不愿講大實話。有些干部不僅自己不講真話,甚至弄虛作假要求群眾也只能表達“滿意”。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時候聽不到真話,也并非基層干部和群眾不愿講真話,也可能是走訪調研的方式方法不合理。比如開個座談會,雖然滿屋子都是人,但議程只是幾個部門做做匯報,程序化地念念稿子,群眾壓根兒沒有打開話匣子的機會。再比如,調研隊伍浩浩蕩蕩,隨行都是拍照錄像的機器,基層干部有問題也不敢提、受訪群眾有怨氣也不敢講,生怕捅婁子、惹麻煩。說到底,調查研究是沉下去與人打交道,需要營造一個寬松融洽的環(huán)境,讓基層干部和群眾有機會、有時間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務虛風要不得?!耙粏柧驼f好”,未必是真的好。一項政策有沒有讓老百姓得實惠,一項工作是不是受到老百姓發(fā)自內心地認可和支持,最有發(fā)言權的不是少數(shù)基層干部,也不是總結材料上的漂亮數(shù)據,而是要走到群眾家里去,同他們坐在一條板凳上,聽聽他們怎么想。調查研究要主動走進老百姓的心窩子,才能挖出那些可能“辛辣”“帶刺”的真話。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出版機構 - 網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