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棉花協(xié)會最新發(fā)布,新疆棉花采摘進度已過半,11月中上旬將基本采摘結束。今年棉花采收季有哪些新看點,來看記者的觀察。
這幾天,新疆棉花進入采收高峰期。眼前正在作業(yè)的這臺“中國紅”最新款六行自走式打包式采棉機,將一行行棉花整齊吞進“嘴”中,十分鐘左右,便會吐出一枚包裹黃色打包膜的“金蛋蛋”,即蛋卷棉。
采棉機農機手 譚增進:每小時可采摘40畝地,一天可以采摘500畝地,相當于2000個拾花工的工作效率。
采摘快不快、收獲干不干凈,采棉頭最關鍵。跟蹤服務采棉機科研團隊的一項地頭試驗,記者發(fā)現了采棉頭的奧秘。
天鵝采棉機研發(fā)中心主任 楊建寧:一共有六個采棉頭,每次可以采摘六行棉花,每個采棉頭有500多個摘錠。摘錠通過自身旋轉,將棉花從鈴殼里采摘出來,打成一個個圓包。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采棉機又被稱為農業(yè)機械之王,是農機裝備里面最復雜的機器之一。國產六行打包式采棉機經過五年的試驗示范后,今年在新疆實現量產,打破了國外高端采棉機長期壟斷我國市場的格局。
采棉機核心技術突破的同時,采收效率、產后服務也在“北斗”衛(wèi)星的加持下再次升級。記者在這個“棉花數字平臺”上可以看到,采收棉花預約農機也可以像網約車一樣方便。
中國棉花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王建紅:目前,國產采棉機性能可媲美進口采棉機,采收效率很高。1臺采棉機1個采棉季可采收棉花超10000畝,為我國棉花收獲自主可控提供了關鍵技術裝備支持。
90秒“變形”記
日產皮棉突破1000包
棉花采收后的“籽棉”接下來要進入加工環(huán)節(jié),成為可供紡織廠使用的“皮棉”。在科技的加持下,以前需要幾百秒甚至耗時過長的加工過程,現在壓縮到90秒即可“變形”成功。
來到這家軋花廠的加工車間,一套智能化機采棉加工生產線正在開足馬力加工生產。
五家渠軋花廠廠長 韓同軍:每個黃色的“蛋卷棉”從自動開包、喂花,到烘干、清理、軋花、打包,經過20道自動化工序處理,僅需90秒就可加工出一包皮棉。
韓同軍告訴記者,近年來棉花國產加工設備效率提升了兩三倍,日產皮棉突破1000包。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用工量大大減少。
棉花種植使用的地膜和采收中其他混入棉花中的塑料膜、化纖絲以及毛發(fā)等雜物,也就是俗稱的“三絲”,是棉花加工、紡織行業(yè)頭疼的難題,嚴重影響棉紗和布的質量。紡紗時,這些雜物容易使棉紗斷頭,降低生產效率;織布時,影響布面質量;染色時,色澤不均又影響外觀。
如何既能最大程度保持棉纖維原有品質,又能把“三絲”含量降到最低,加工出高品質的棉花?眼前這條生產線給出了“答案”。
天鵝棉花智能生產線技術負責人 高海強:生產線運用了圖像識別技術,我們配置了十二臺高速相機,相當于給生產線增加了十二雙“火眼金睛”,再細小的“三絲”,我們都能挑揀出來
在這個生產線上,棉花不僅從“籽棉”悄然變身為“皮棉”,而且還能追根溯源。記者注意到,在每一個皮棉包上貼有一個32位的棉包條碼,實現了產地到銷區(qū)、農產品到商品的全過程質量溯源。
棉花加工產業(yè)除了呈現“智能化”“信息化”“規(guī)?;钡奶攸c,綠色、節(jié)能、降碳也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熱詞”。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出版機構 - 網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