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guǐ)、甗(yǎn)
霝(líng)、盨(xǔ)
這些青銅器你都認識嗎?
今天這組青銅器不僅種類多
顏色也十分驚艷
三個看點帶你認識
“曾伯克父”青銅組器
簋、甗、霝、盨……
這組青銅器你能認全嗎?
這組青銅器共8件
想要全部讀對、認清可不容易
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鼎和壺
△(左)曾伯克父鼎;(右)曾伯克父壺2件
這組青銅器中
還有這些“冷門”的品種
簋(guǐ)
用來裝黍稷稻粱等糧食
△曾伯克父簋
甗(yǎn)
是古代烹飪用的廚具
可以分成上、下兩部分
△曾伯克父甗
上部是甑(zèng),用以盛放食物
甑底網眼可以讓蒸汽通過
是籠屜的雛形
下部是鬲(lì)
似鼎,高足間可燒火加熱
霝(líng)
似瓶有耳,可以用來盛水或酒
△曾伯克父霝
盨(xǔ)一對
盨是中國在古代盛食物的銅器
也可以作為盛黍稷的禮器
因流行時間短,器型十分罕見
△曾伯克父盨
盨長得像現(xiàn)代的飯盒
將器蓋蓋上,可以保溫
翻過來,還能盛放食物
實用性能拉滿
△“曾伯克父”青銅組器上的銘文(部分)
這組青銅器器上均有器主名
及“甗”“盨”“霝”等器物的自名
銘文共330字,顯示這組青銅器
作器者應為同一人“曾伯克父甘婁”
“曾”為國名,排行“伯”
字“克父”,“甘婁”為其名
“曾伯”一般是曾侯的大兒子
可見其地位尊貴
只此青綠!
青銅器的顏色竟然可以這樣美
“曾伯克父”青銅組器
紋飾裝飾簡約而富有藝術感
顏色更是十分吸睛
青色與綠色的銅銹交相輝映
只此青綠
仿若青銅器上的《千里江山圖》
青銅器上為什么會有這么多顏色呢?
我們都知道
青銅器是銅、鉛、錫的合金
由于銅的含量最高
所以這些青銅器原本的“皮膚”是金黃色
古人也因此稱之為“吉金”
△逨鼎(局部),保留了青銅器最原始的“膚色”
但經過長時間的埋藏
青銅的金屬成分與土壤、水、微生物等
發(fā)生一系列化學反應
生成綠、藍、紅、黑等各種顏色的銹蝕物
宛如給青銅器穿上了華麗的“外衣”
△何尊,器身布滿油亮的黑色,這是因為合金中含錫的含量較高
這些“外衣”
遮擋了青銅器原本的“膚色”
卻給予青銅器別樣的美感
此外,致密穩(wěn)定的銹蝕
不僅不會對青銅器造成損害
還可以避免器物出土后
與空氣、水等物質的直接接觸
相當于一層天然保護膜
考古“挖”出的曾國
是個什么國?
也許你對“曾伯克父”
還有些陌生
但“曾侯乙”這個名字你一定認得
他們都屬于同一個諸侯國:曾國
△曾侯乙編鐘,點擊了解更多
曾國,與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國比鄰
但史書上卻毫無記載
整個曾世家
都是自1978年曾侯乙墓發(fā)現(xiàn)以來
靠著考古學家40多年來
一鏟一鏟“挖”出來的
曾國也因此被譽為“挖出來的諸侯國”
△曾侯乙尊盤,點擊了解更多
豐富而精美的出土文物
證明曾國是西周早期周王室
分封至江漢地區(qū)的重要諸侯國
與文獻中的“隨國”為一國兩名
填補了兩周史上關于“曾”記載的空白
這組“曾伯克父”青銅器
是我國近年來在國際文物市場
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實施跨國追索的
價值最高的一批回歸文物
進一步補充和印證了
曾國高等級墓葬的考古發(fā)現(xiàn)
一組五彩斑斕的青銅器
是工藝與時間的藝術
在它們的身上
尋找史書中不曾觸達的故事
監(jiān)制丨唐怡制片人丨武慧鋒文案丨孫煜祁視覺丨丁麗潔技術丨方舟審校丨郭琪紅統(tǒng)籌丨劉瑩 戴廣宇特別鳴謝丨湖北省博物館 總臺湖北總站 中國文物報社指導單位丨國家文物局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出版機構 - 網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