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wǎng)(湖北日報網(wǎng))訊(通訊員 王晶 汪楚琪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7月28—31日,華中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yī)學院研究生組成“‘從石庫門再出發(fā)’——尋找紅色起點,傾聽歷史回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赴上海開展主題教育。實踐團隊成員探尋上海這一紅色革命起源地在歷史長河中蘊含的紅色故事,深刻感悟革命青年的紅色覺醒,肩負起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與擔當,充分發(fā)揚學?!扒谧x立耕,立己達人”的校訓,展示動科動醫(yī)學子“團結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時代風采。
從“老漁陽”到“錦繡里”——追憶百年團史,尋找紅色起點
7月28日下午,實踐團一行首先來到位于今南昌路100弄2號的老漁陽里2號,這里被認定為中國共產黨的發(fā)源地,是中共創(chuàng)建初期的重要活動場所。這里既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陳獨秀的寓所,也是中共上海發(fā)起組機關刊物《新青年》的編輯部、工人刊物《勞動界》創(chuàng)刊地,還是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之地和第一個中央局機關辦公場所。
沿著紅色經(jīng)典步道穿梭在石庫門里弄中,漁陽里的一磚一瓦似乎都還印刻著百余年前艱苦奮斗的革命歲月。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參觀了這座二層磚木結構的舊式石庫門住宅,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這處紅色遺址的“前世今生”與令人銘記的紅色故事。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黨組織的誕生地和革命活動中心,老漁陽里2號見證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點點星火,見證了陳獨秀、李達、李漢俊、陳望道等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投身建黨偉業(yè)所作出的突出貢獻。在此,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共同學習與交流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水平得以不斷提高,確立了共產主義信仰,堅定地走上了為信念奮斗終身的道路。
實踐團成員在參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 王晶攝
實踐團隨后來到淮海中路567弄6號的新漁陽里6號,這里是一幢坐北朝南、兩樓兩底磚木結構的石庫門建筑,樓上是宿舍和臨時團中央辦公處,樓下依然完整保留了當年外國語學社的教室,并不寬敞的空間中擺放著課桌椅,還有一塊黑板,上面寫著《共產黨宣言》。百年前,在“外國語學社”的招牌下,各地共產黨組織選派的青年人在此秘密學習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領導下,俞秀松等8名青年在此發(fā)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作為第一個團的早期組織,對各地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建立起了發(fā)動和指導的核心作用。
實踐團成員在參觀學習外國語學社創(chuàng)立的背景 王晶攝
實踐團成員通過外國語學社教室中的一張張桌椅,重溫了百年前從漁陽里走出的革命青年的烽火青春和愛國情懷??粗嬒裰幸粋€個英氣稚嫩的面孔,這些百年前的先輩們,在他們的眼神中,透著堅毅和熱情,帶著知識分子的倔強和不屈,有著青年學生的熱情和理想,這也正是現(xiàn)在這個新時代,新青年所需要的精神和品質。
實踐團成員在進行共青團學習知識問答 王晶攝
今天,當我們再次踏入漁陽里,修舊如故的外墻仍能感受到歷史的滄桑。當年連接兩棟小樓的弄堂小道已經(jīng)不復存在,弄堂口也被墻面取而代之,但當我們“穿越”這面墻,似乎能看到百余年前那條小道上,年輕的建黨先驅們往來穿梭,朝氣蓬勃的面龐和身影,耳畔似乎還能聽到他們?yōu)槲ky深重的中國尋找出路而激辯的聲音。就是這相隔不足百米的新老漁陽里,似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破開了長久的黑夜,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晨曦。
團隊成員動科動醫(yī)學院研究生會學科部成員蘇浩然表示:“在共青團曾經(jīng)走過的旅途上,或許有過沼澤遍布、荊棘叢生、或許無數(shù)勇士前行的步履沉重,蹣跚又迷茫。但是正因為有那么多人努力奮斗、堅持著,我們才擁有了如今的和平年代、團結一心的民族以及共青團這樣一個優(yōu)秀團體。我始終相信,昔日風雨飄搖中的‘漁陽里’在今日定會化為不滅的民族精神。對于“漁陽里”的學習,不僅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深刻的銘記與緬懷?!?/p>
百年滄桑巨變,漁陽里這顆火種的歷史使命早已完成,然而這里的一磚一瓦都見證過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們意氣風發(fā),每一道縫隙都吸收過他們劃時代的豪情壯語,由他們點燃的革命火種不僅照亮當時暗夜中的中國,還代代相傳,永不磨滅。
“從石庫門再出發(fā)”——探尋紅色印記,踐行初心使命
南昌路100弄2號,一棟有著100多年歷史的磚木結構舊式石庫門住宅看似平凡,卻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里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醞釀建立的過程,既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也是第一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誕生地和中共中央局辦公地。1920年夏,中國共產黨上海發(fā)起組在此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后,此地成為中共中央局辦公地,中國革命的火種由此悠悠燃起。
實踐團成員在研讀《新青年》雜志相關資料 王晶攝
7月29日上午,實踐團成員走進《新青年》編輯部舊址,認真研讀相關資料與文獻,了解《新青年》雜志的發(fā)展史,感受撲面而來的歷史氣息。眼前的窄弄青宅,正在向我們靜靜訴說著它與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實踐團成員在觀看《火種》紀錄片 王晶攝
舊址里,史跡陳列、場景復原、電子投屏等再現(xiàn)方式讓實踐隊成員在有限的空間里,立體化、沉浸式解讀歷史?!靶腔鸪跞肌辈辉偈菤v史的記憶,更是近在眼前、身臨其境的場景。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業(yè)興路到復興路,開天辟地的革命烈火,離不開漁陽里的火種,中國共產黨人就是在這里開啟了中國革命的紅色起點。
實踐團成員在學習《新青年》雜志的發(fā)展史 王晶攝
團隊成員2022級碩士研究生覃金瓏表示:“通過參觀中國共產黨發(fā)起組成立地,我看到了青年力量的強大。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先輩們在他們的青年時期,不懼死亡,用他們的新思想帶領中國走上新的道路。如今,一百多年過去,青年一代的我們享受著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盛世,也面臨新的挑戰(zhàn)。在面對新的挑戰(zhàn)時,我們應向先輩們學習,不斷學習新思想,帶著向上的心,用我們的青年力量建設中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p>
一百年前,一代仁人志士以無畏的勇氣穿透層層黑暗,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以智慧的目光撥開層層的迷霧,舉起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以堅定的信念客服重重困難,點燃中國革命的火種。一百年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勇?lián)熑问姑瑘远ɡ硐肱c信念,為時代新征程貢獻自己的力量。
7月29日下午,實踐團一行懷著肅穆和崇敬的心情踏入中共一大紀念館,耳邊響起《我愛你中國》的伴奏,仿佛時間線回到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興業(yè)路76號舉行,但由于密探的干擾,會議最后一天會場被轉移至浙江嘉興南湖,也因此誕生了著名的“紅船精神”。
此后,共產黨人脫下身上的長袍和西裝,走向上海北部的紡織廠、走向黃浦江碼頭,喚醒廣大勞動人民,激發(fā)出他們身上改變中國的力量。這幢老上海風格的石庫門樓見證了中國自此開天辟地的歷史時刻——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那個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時代,毛澤東等13名熱血青年代表在這里秘密開會,指點江山,慷慨陳詞,孕育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紀念館的序廳正中擺放了以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為背景的主建筑群,13位與會代表步伐堅定、錯落有致地走出石庫門,象征著中國共產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發(fā),從這里走向全國。
團隊成員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覃金瓏攝
中共一大的成功召開,對中國發(fā)展的影響是非同尋常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边@次會議,為被黑暗籠罩的中華大地帶來希望,帶來了光,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照亮了中國不可限量的未來。
團隊成員方成威激動地說道:“紀念館有許多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以及照片,它們曾出現(xiàn)在歷史課本上,而今就在我眼前,使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通過這次參觀學習,我深刻感受到了在那個動亂的年代,無數(shù)志士仁人,為挽救國家和民族的危亡,前仆后繼,不畏犧牲的精神。在危機下,中國的無產階級迅速覺醒,無數(shù)新思潮涌入,越來越多的先進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一群懷揣著崇高理想的青年人相聚一堂,中共一大的召開從此拉開了中國革命嶄新的篇章,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件。是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是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歷經(jīng)百年滄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無數(shù)革命先烈們用生命踐行理想,用堅毅守護夙愿,用鮮血灌注理想,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對于我們這一輩青年人,弘揚革命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是對他們最好的緬懷?!?/p>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他們信仰的理想正在實現(xiàn),他們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正在繼續(xù),他們書寫的歷史必將由我們繼續(xù)書寫下去?!睘樽V寫好新的歷史篇章,吾輩當自強不息。
“向史而新,譜寫時代華章”——傾聽歷史回聲,賡續(xù)紅色血脈
7月30日清晨,實踐團成員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趕赴龍華革命烈士陵園。在烈士陵園,成員們靜默、瞻仰;走過烈士墓群,駐足、祭拜,在肅穆的氣氛中感受先輩們“為國犧牲、永垂不朽”的精神激勵。
團隊成員在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解歷史 王晶攝
團隊成員們認真參觀了龍華烈士紀念館,聆聽上海這座英雄之城的革命故事,感悟“祖國至上、無私奉獻、銳意創(chuàng)新”的龍華精神。在“照亮信仰的殿堂”展區(qū),大家駐足觀看動態(tài)雕塑多媒體展示,雕塑由靜轉動重現(xiàn)了英雄烈士們與黑暗統(tǒng)治抗爭、最終迎來光明的過程;在朗誦家傾情的講述中,大家被龍華二十四烈士們由生而死、死而永生的感人故事所深深震撼;通過環(huán)幕影片,大家共同展望上海建設創(chuàng)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tài)之城的遠景與成果。
團隊成員通過微觀展示進一步理解相關歷史 王晶攝
團隊成員在觀看上海解放影片 方成威攝
團隊成員動科動醫(yī)學院黨建辦組織部負責人范鑫表示:“革命時期的年輕人有著純粹的理想信念,兇狠殘暴的敵人嚇不到他們,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的信仰舍棄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我們現(xiàn)在享受的幸福正是前人披荊斬棘后留給我們的,我們應當永遠牢記前輩們的初心,牢記自己身上的擔子和使命,學習他們?yōu)辄h為人民的無限忠誠的赤心。”
團隊成員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王晶攝
正逢八一建軍節(jié)來臨,在這一百年來,人民軍隊一路紅旗漫卷、發(fā)展壯大,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前仆后繼,勇往直前,為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建立了不朽的功勛。正如龍華烈士紀念館中那些有名和無名的英雄,用生命照亮了民族精神的星空。紅色血脈、紅色基因,承載著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赤膽忠誠與奮斗犧牲,激勵著我們在新的起點上把革命先輩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
如果只用一首歌來代表中國,那一定是《義勇軍進行曲》。7月31日上午,實踐團一行前往徐匯區(qū)衡山路811號,參觀《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百代小樓。百年香樟掩映百代小樓,步入小樓,革命時代最強音《義勇軍進行曲》仿佛縈繞耳畔。1935年5月3日,《義勇軍進行曲》在這里首次錄音,并被灌制成黑膠唱片發(fā)行,之后這一表現(xiàn)中國人民抗爭精神的振奮激昂旋律開始傳唱全國。
實踐團成員參觀學習《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相關記錄 王晶攝
進入展館二樓,大家瀏覽著國歌誕生大事記,了解《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背景及相關記錄。隨后,認真觀看了全息情景劇《起來》,以虛實結合的方式,藝術化還原當年在百代小樓錄音、灌制《義勇軍進行曲》的場景。進一步加深了實踐隊成員們對愛國主義的理解和感悟。
實踐團成員在傾聽紅歌 王晶攝
“這是我第一次這么深入地了解國歌的歷史背景,聶耳這些進步青年,他們對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傳承。每次聽到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時,都會使我充滿斗志和面對困難的勇氣。實現(xiàn)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我們當代青年要在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就像《義勇軍進行曲》中唱的那樣:‘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讓我們永遠高唱國歌,踏著前輩光榮的足跡,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奮力向前!”團隊成員2022級基礎獸醫(yī)班班長張昀表示。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看一百年的中國去上?!薄=裉?,我們循著革命前輩的足跡,走進波瀾壯闊的歷史。從千年古港到近代史中的遠東第一大都市再到如今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上海的城市發(fā)展歷程是近現(xiàn)代中國浮沉嬗變的縮影。上海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成長,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最初的積貧積弱、戰(zhàn)火紛飛,到如今的國富民強、蒸蒸日上。
一代人的覺醒,喚醒了一個民族;一代代人的傳承,又將紅色故事賡續(xù)出新的腳本?!拔抑驹讣尤胫袊伯a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zhí)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睆?921年至2023年,這宣誓聲穿越時空,交匯在一起,一字一句,字字鏗鏘......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機構 - 網(wǎng)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