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日來源和用犬祭祀的東方西方說均有可取之處,完全可以融匯一體。
---------------
正值揮汗如雨的三伏天氣,大家都知道三伏日熱,卻對三伏日的淵源不甚了了。
對于伏日的淵源,人們普遍認為始于春秋時期。即如《史記·秦本紀》所言,秦德公二年(前676),“初伏,以狗御蠱”,史上首次設立伏日,用狗驅厲鬼、避邪氣。在此之前的傳世史料中,沒有關于伏日的任何記載,如東漢經學家服虔所言,“周時無伏……秦始作之”。當然,也有學者認為所謂“初伏”只是指秦國第一次舉行伏日祭祀活動,而不代表中國初次設立伏日。
所以,“伏日”究竟從何而來?
陰陽五行說
“伏日”中“伏”的真義,古今爭論紛紛。唐代學者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用古代記載黃歷禁忌的《歷忌釋》一書云“伏者何?金氣伏藏之名”,認為伏日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金氣潛伏隱藏的日子。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根據五行之氣在四季交替中的時間分配,從冬至開始,在農歷一年的360天中,木氣、火氣、土氣、金氣、水氣各占72天。按照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順序,木氣占據甲乙,火氣占據丙丁,土氣占據戊己,金氣占據庚辛,水氣占據壬癸。立春是“木代水,水生木”,立夏是“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是“水代金,金生水”,而立秋是“以金代火”。我們今天贊美秋天為金秋,就是因為秋天在五行中的金氣屬性。由于“金畏于火”,金氣懼怕火氣,而“庚者,金日也”,所以五行金氣在其所占據的庚辛時間段“至庚日必伏”,必然潛藏俯伏。
《歷忌釋》用五行解釋“伏日”看似言之有理,實則似是而非。按照《歷忌釋》關于四季五行的整體邏輯,春夏秋冬和木火土金水是相生關系,即冬生春“水生木”、春生夏“木生火”、秋生冬“金生水”,但到了金與火這里,本應是火生金的關系,卻變成了“金畏于火”故而“伏”。有道是真金不怕火煉,從火中煉出的金并不畏火。
唐初學者顏師古在注解《漢書·郊祀志》時雖然保留了“伏日”與五行金、天干庚的關聯(lián)解釋,同時也認為夏至以后,陰氣逐步升起,但是受到陽氣的壓制阻礙以致無法升騰,只能暫且藏伏,“因名伏日也”。
顏師古將“伏日”之“伏”的主體認定為陰氣,認為“伏日”是陰氣在陽氣中藏伏。而唐朝另一學者張守節(jié)在《史記正義》中雖然同樣引用了《歷忌釋》中的記載,但對此并不十分贊同,而是加入了他自己對“伏日”的理解,即“伏者,隱伏避盛暑也”,是人為躲避夏日酷暑而選擇“隱伏”。但“伏”字的“隱伏”“藏匿”之意,通常用于冬季而非夏季,故岑仲勉先生認為“伏之得名,非別求解釋不可”。
西方拜火教說
明代學者謝肇淛曾提出,伏日是“西戎之俗所名”,出自西方戎族,“三代無之也”。這就提示我們,“別求解釋”的方向不在本土華夏,而在中東西亞。
岑仲勉先生通過古音翻譯的考證,即“秦之伏日,系與古伊蘭(即古伊朗)文同其語原者”,認為伏日是從波斯一帶傳入秦國的。古波斯地區(qū)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沙漠廣布,冬季嚴寒,夏日酷暑,故而演化出“潑寒節(jié)”與雨神“水星”神祗崇拜。
古波斯帝國國教瑣羅亞斯德教,即拜火教,有部宗教經典,名為《阿維斯塔》,俗名《火教經》。經文中記載有一個生活在海中的妖孽提婆,名字為干涸、干燥的意思,是名副其實的旱妖。正是因為有提婆的存在,西亞波斯地區(qū)常年干旱。雨神“水星”為拯救百姓,就使用法力從天上云中取水降雨,澆灌地上旱田,滋潤百姓心田。
但每當雨神做法取水降雨時,旱妖就出來搗亂。雨神必須得到百姓的祈禱歌頌,才能躍入海中直搗旱妖老巢。雙方大戰(zhàn)三天三夜,雨神力不能敵,被旱妖擊敗,一路退回海岸,只能再次向百姓尋求力量支持。百姓拉拉隊見狀擂鼓助威,有了百姓的支持,雨神頓時力量無窮,再次殺入海中與旱妖搏斗,最終將其擊敗。
根據岑仲勉先生的考證,“伏”字在先秦時期的古音,出自波斯拜火教旱妖apaos^a發(fā)音,而中國古代“伏日”的習俗也與拜火教教義有著不解之緣。
前引《史記·秦本紀》記載“伏日”的習俗是“以狗御蠱”,根據東晉學者許光的解釋,“以狗御蠱”的具體做法是“磔狗邑四門”,即在城郭的四門殺狗并分裂其四肢。據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蠱”是熱毒和惡氣出來“傷害人”,所以要“磔狗以御之”?!绊荨奔础办敝x,即祈求神靈消災驅邪的祭祀。
狗狗那么可愛,古人為何這么殘忍?這是因為在古人的陰陽五行理論中,狗是“陽畜”,在城郭的四門磔狗就是要用狗的陽氣以毒攻毒,驅除“熱毒氣”也。但這種解釋似是而非,陰陽五行是相生相克,“陽”“熱”屬于同一類型,既不能相生,也無法相克。
根據甲骨文獻,早在商朝就有用狗祭祀的記載。在中國古代五行理論中,“五畜”與“五行”一一對應。如唐代學者孔穎達為《禮記·月令》做疏解時所言,“雞為木畜,羊為火畜,牛為土畜,犬為金畜,豕為水畜”。金生水,水克火,所以代表金的狗有壓制火熱之氣的功效。
用五行理論解釋伏日“以狗御蠱”習俗,勉強通順。但據司馬貞《史記索隱》,“蠱”除了指熱毒惡氣,還包括厲鬼,“厲鬼為蠱,將出害人”,所以要殺狗驅除厲鬼。而狗對厲鬼的震懾壓制屬性來源,還得從拜火教教義中找尋。
按照拜火教理論,人死后會有厲鬼鉆入尸身作祟,需舉行“見狗”祭祀禮儀驅鬼。拜火教教義中還有類似中國民間信仰中閻羅的神,此神養(yǎng)有兩條狗,每天讓狗四處嗅探死人,發(fā)現(xiàn)死人后則將之驅趕到陰界,以免留在陽間危害活人。岑仲勉先生由此言道,“狗有驅妖之能,伏日用狗,其理由當如此”,即認為伏日殺狗的習俗也來源于拜火教。
根據古音類似和習俗近似兩個有力證據,岑仲勉先生斷定“伏日”應由西亞波斯地區(qū)傳入中土。雖然中西的大規(guī)模文化交流要等西漢開通絲綢之路后,但早在遠古時期就應該已經存在中西交往通道。
在秦德公去世的半個多世紀后,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德公少子穆公將戰(zhàn)略拓展重點轉向西方,對西戎展開猛烈進攻,于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伐戎王”,滅掉十二個戎國,“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之所以能向西拓展,說明當時的中西通道是暢通的,足以進軍運糧。故早年從古伊朗波斯地區(qū)傳入秦國“伏日”概念習俗,“事屬可能”。
東方海洋文化說
當然,還有一種解釋是伏日不是來源西方,而是東方。
秦人雖然崛起于西北,但其最初發(fā)源于東海。根據傅斯年、郭沫若、范文瀾、林劍鳴等學者的考證,以及《清華簡》等新發(fā)現(xiàn)史料的證實,秦人祖先最早生活在今天山東境內的東海之濱,可能與同樣發(fā)源于東方的商朝人祖先,屬于同一個部落聯(lián)盟甚至是氏族。
在商湯滅夏的斗爭中,秦人祖先全力以赴加入商朝軍隊,并“為湯御,以敗桀于鳴條”,發(fā)揮特長為商湯訓練戰(zhàn)馬,憑戰(zhàn)功成為殷商大臣。商朝建立后,一部分秦人在西北內陸為商朝防守西部邊界,但大部分仍居住在東海之濱。周武王伐紂攻入朝歌時,秦人首領惡來與紂王一同被殺。周成王初年,商紂王之子武庚在東方發(fā)動反周叛亂,秦人群起響應,堅決與西周為敵。周公旦東征鎮(zhèn)壓叛亂后,將秦人強制性地遷徙到西部邊境,從此秦人才定居西方。
根據凌純聲先生的考證,可能因為海洋文化的關系,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的原始部落普遍存在用犬祭祀的傳統(tǒng),早年居住在東海地區(qū)的秦人應該也不例外。用犬祭祀很可能是秦人早在東海時期的天生自帶屬性,并非后天從西方引進移植。
筆者認為,伏日來源和用犬祭祀的東方西方說均有可取之處,完全可以融匯一體。秦人在東海時發(fā)展出用犬祭祀的習俗,西遷關中后仍保留這一傳統(tǒng)。秦國立國后,在與波斯地區(qū)的交往過程中吸收了拜火教中的旱妖概念,對拜火教教義中的犬能驅邪觀念也感覺相當親切,故結合自身用犬祭祀傳統(tǒng),最終將東西方文化融為“伏日”概念,隨后就有了延續(xù)至今的“三伏”之名。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著有《盛世前夜——后武則天時代的政治纏斗》《水運與國運》《大唐二十一帝》《選賢:中的用人得失》等)
吳鵬 來源:中國青年報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出版機構 - 網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