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評論員 張雙雙
當前,正值奮戰(zhàn)一季度的關鍵時期,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抓項目、擴投資、促發(fā)展。
謀發(fā)展,最怕重復“昨天的故事”。干一年、干兩年、干三年,還是濤聲依舊,日復一日在原地打轉,年復一年沒什么長進。
重復并不是壞事,很多時候,我們要靠重復來進行積累和貯備。書法家筆耕不輟、運動員日復一日訓練、技術工人反復打磨技藝……他們在不斷的重復中磨礪自我,實現(xiàn)從量變到質變的提升,最終取得一番成就。這里的“重復”,是一個由淺入深不斷提高的過程,是一個螺旋式不斷上升的過程。然而,一旦“重復”變成簡單循環(huán)、機械模仿,人們便會逐漸喪失主觀能動性,形成一種惰性思維,陷入“溫水煮青蛙”的被動境地,沉溺于一種看似安穩(wěn)實則乏味的“舒適區(qū)”。隨之而來的就是動力缺失,最終淪為一架麻木的“機器”。
電影《土撥鼠之日》以一個奇幻故事,找到解鎖“機械重復”的鑰匙。主人公菲爾意外陷入時間循環(huán)的怪圈,被迫在同一天里不斷重復著相同的生活。在經歷了逃避、抵抗、放縱、沉溺、厭倦、絕望等階段后,菲爾逐漸找到了生活的真諦,即使生活看似毫無變化,也要通過行動來賦予它意義。他開始助人為樂,學習新知識,用實際行動來改變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最終跳出時間循環(huán),迎來新的一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安于現(xiàn)狀,不愿改變時,每一天都只是昨日的重演,只有下定決心,敢于行動、敢于突破,“昨天的故事”終將迎來新的篇章。
人生不能重復昨天的故事,事業(yè)發(fā)展同樣不能停滯不前。當今世界,科技浪潮風起云涌,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社會結構也在發(fā)生著深刻調整,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而多元。時代在變、環(huán)境在變、需求在變,這些變化不僅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以更加開放的視野、更加先進的理念、更加創(chuàng)新的舉措來審視和發(fā)展我們的事業(yè)?!巴瑫r間賽跑、同歷史并進”,就要以“變化”為導引,以“創(chuàng)新”為靈魂,以“發(fā)展”為根本,繪就奮進的現(xiàn)實和燦爛的未來。
一座城市、一個地區(qū)的崛起,往往取決于其能否在量變到質變的螺旋式上升中實現(xiàn)“破繭成蝶”。實施重大任務,把握重大機遇,絕不能簡單重復“昨天的故事”,不能墨守成規(guī),更不能機械模仿。秉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進取精神,奮發(fā)有為、主動作為,勇當新時代“拓荒牛”,主動求新求變,不斷推動事業(yè)不斷取得新突破、新進展、新成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