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6月11日電(繆超 陸希成)近年來,被稱作民族文化“大觀園”的云南省不斷加大非遺保護力度,截至目前,云南省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7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5人。
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jié)”系列活動11日在昆明啟動,記者從活動中獲悉上述數據。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楊澄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延續(xù)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云南省不斷加大非遺立法保護的力度。2021年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云南省22個項目入選,入選數量位居全國第二,非遺代表性名錄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目前,云南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7項,其中傣族剪紙和格薩(斯)爾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云南省政府公布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541項,各州(市)政府公布州(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015項,各縣(市、區(qū))政府公布縣(市、區(qū))級非遺代表性項目7766項。
此外,云南省現有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認定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5人,云南省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認定的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419人,各州(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認定的州(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568人,各縣(市、區(qū))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認定的縣(市、區(qū))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563人,公布85個省級民族傳統(tǒng)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
目前,云南省已經建立了國家級、省級代表性項目和傳承人數據庫,強化數字化保護記錄,完成6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資源的全面數字化記錄保存,開展78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
據悉,云南今年啟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jié)”系列活動期間,將組織舉辦首屆“云南非遺伴手禮”評選、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展示活動等形式多樣的非遺宣傳活動,充分展示云南非遺的價值與魅力,反映非遺保護成果及非遺與現代生活相融相映的場景面貌。(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